|
由于受到時空條件與信息不對稱性等因素的限制,傳統的易貨貿易是在有形的市場上進行的物物交換,雙方將面臨極大的需求無法匹配。在信息化與互聯網發展的驅動下,現代易貨平臺將更加高效規范。 NO .1 中國易貨貿易市場規模達1381.3億閑置住房或將成為易貨貿易新方向 數據顯示,在2019年全球實物商品易貨貿易額已達4.9萬億美元,預計2021年將達8.3萬億美元;2019年中國易貨交易平臺實物貿易市場規模達1381.3億元,預計2022年能超過2825.1億元。 企業運營對易貨交易需求巨大,但目前企業主要仍以點對點的方式進行交易,易貨交易市場潛力仍未完全釋放。未來易貨交易平臺若能建立標桿品牌,推動易貨交易平臺服務普及,其市場空間將迎來爆發性增長。 易貨交易行業發展的痛點主要集中以下幾個方面: 價值評估難線下易貨區域性特征強; 法律合規性問題與交易安全性問題; 易貨主體信譽風險; 商品品質數量不對等,同質化,需求匹配難; 線上易貨剛起步,缺少行業標準和規范。 因此行業發展亟待進一步規范化和有序化。 當前中國非住宅商品房庫存遠超合理范圍。未來閑置住房數量依然有可能提升,隨著易貨貿易的發展,閑置住房或許將成為易貨貿易的一個新方向。 NO .2 平臺、技術優化促成易貨交易普及化 互聯網的發展與移動通訊的便捷化助推易貨交易更加普及,企業閑置資源利用效率獲得提高,這在市場需求調研中得到佐證。 數據顯示,59.2%的受訪企業主愿意進行易貨交易,該部分人群中,愿意使用易貨交易平臺的占比達到74.6,另49.2%的受訪企業易貨交易平臺用戶認為閑置資源利用效率比以前更高了。 技術發展催生更多易貨交易平臺的出現,該部分平臺為各企業提供易貨交易的渠道,并呈現供需信息或提供信用易貨額,企業能夠通過平臺更高效地進行易貨交易,幫助企業有效處理閑置商品。另一方面,部分企業通過閑置商品或服務的置換,變相吸引更多新用戶,并節省企業自身營銷宣傳成本,進一步提高企業運營效率。 NO .3 易貨平臺交易規范化成趨勢 企業擴大參與推動政策、人才共支持 易貨交易能充分發揮企業庫存商品和服務的價值,其市場需求巨大。但目前企業間易貨交易仍以點對點對接為主,易貨交易效率低下。易貨交易平臺運營能有效撮合多方信息,大幅提高易貨交易效率,推動易貨交易市場拓展。但目前行業內未出現標桿企業,平臺模式的推廣需要企業加大品牌建設力度。 同時,中國國內的易貨交易只是實現了網絡化,服務對象仍是庫存商品而不是整個電子商務平臺和非貨幣交易平臺。交易平臺還不具備完善的結算功能,大多交易平臺沒有開發額度平倉、額度預售等服務,只是服務于交易撮合與信息發布等項目,因此沒有完備的風險防范體系。 |